<
y7h9小说网 > > 打铁匠的俏夫郎 > 打铁匠的俏夫郎 第36节
    青木儿抬眸瞧了赵炎一眼,见那汉子平日里无甚表情的脸上,绷得死紧,眼里些许不安。

    他低头看向槐条,缓缓地接过,细声道:“以后,有紧要事儿时,可不能那般了。”

    赵炎见青木儿愿意同他说话,心里那点慌乱全然消失,只剩欣喜。

    “嗯,你漱口,我去包糙米馍馍。”

    说完还不走,等小夫郎瞪了他一眼,才扬着唇角走开了。

    青木儿瞪着人走远,然后撇开头瞪着木盆里的水,水里的他瞪着瞪着,眉眼蓦地染上笑意。

    家里摘了不少的菜,光是白萝卜就装了两筐,菘菜装了三筐,这些菜好存放,买的人最多,还有豌豆苗红薯叶,这一些不好存放的,便少摘一点,卖完就不再卖了,留着自家吃。

    出发时不到卯时三刻,赵炎和赵有德各自用扁担挑起两个箩筐,周竹同样挑了扁担,青木儿背着箩筐手里抱着稻草垫,双胎各背着一个小萝筐,手里拎着小竹篮,里头是豌豆,这豌豆不多,也就两把。

    一家人浩浩荡荡地走去三凤镇。

    夜里霜露重,路上的野草和被雨淋过一般,株株挂水珠。

    此时天还没亮,仅靠着天边明月照亮前路。

    路上走着走着,还遇上了同村人,一汉子推着单轮木推车,另一位妇人牵着一个约莫十岁左右的男孩走在前头,她搭着木推车的头稳着方向。

    那妇人见了赵家一家子,笑着问了一声:“赵二叔周小嬷,到镇上卖菜啊?”

    周竹借着半亮的月色看清那妇人,原来是村头王强一家子,王强一家是在镇上卖包子的,推车的是王强,说话的妇人是王强的媳妇陈子梅,手边拉着的正是他们的儿子王年。

    周竹笑了笑,回道:“是啊,卖点菜攒些钱好过年呢。”

    “亦是这样的理儿。”陈子梅说:“瞧你们背这许多,今年收成不错啊,定能卖上好价钱。”

    “哎哟,托你的福了。”周竹当即笑开,谁都愿意听好听话,他也不例外:“能全部卖完,就很不错了。”

    卖菜这样的事,有时也得看运气,有时不是运去的菜多就能多挣钱的,偶尔遇到每个摊子都卖某一种菜,那客人选择多了,就喜欢挑三拣四杀杀价,你这头不愿少,那就去下一摊问问,总有一家是最便宜的。

    而有的人卖菜,只管压低价,左右摊子上的菜不是那么好,卖完了事,像这样的摊子很多,许多人想要便宜的菜,自然会选择这样的摊子。

    而赵家种出来的菜,个头大菜叶新鲜水灵,自然不愿低价卖,那这样,就得挑客人了,因而这菜能不能卖完,倒不好说了。

    不过周竹也不着急,像存不住的菜,卖到晚上还有剩,就低价,好多人就爱在收摊前来买,能买到许多便宜菜。

    存得住的,就搬回家,第二天第三天继续卖,直到卖完。

    陈子梅瞥见赵炎和青木儿,问道:“这就是你家大儿子和儿夫郎?村里头见得少,倒是不太认得出。”

    青木儿听到那妇人聊起他,下意识看了她一眼,那妇人冲他友善地笑了笑,他也笑了一下。

    周竹说:“是,阿炎白日到镇上做工,只得晚上回来,因而见得少,清哥儿嫁过来没多久,在村里走动少。”

    周竹说完,赵炎和青木儿便打了招呼,双胎也跟着喊了人。

    “哎哎好好。”陈子梅笑说:“瞧着各个都很能干。”

    周竹笑得点了头,说“是”。

    两家人聊着聊着,一块到了镇上,这时天才蒙蒙亮,镇子已然有了热闹的迹象。

    王强一家子有固定卖包子的地儿,因而到了镇路口,两家人便分开了,王强一家子往镇东街走,而赵家往西街去。

    镇西街便是上回卖板栗的街市,这会儿卖菜的卖肉的卖熟食的,陆陆续续地来了,各种菜色应有尽有。

    他们来得早,能挑一挑位置,走了大半街市,终于找到了一处地儿,那处地儿旁边不远又是一条岔口,岔口通往另一条街,来往的人多,自然生意就不会差。

    赵有德放下两筐萝卜,把稻草垫铺上,随后找了两块石头压住前面两个角,防止稻草垫飞起或是有人走过没注意踩着菜。

    稻草垫铺好,几人开始往上边铺菜。

    赵炎要去上工,没法和他们一块儿弄,他放下扁担收拾了一下,便要往铁匠铺去,去之前,他看了青木儿一眼。

    青木儿第一次背这样重的东西,还背了这么远的路,忙着喘气歇息,没注意看他,他皱了皱眉,解开竹筒水递给青木儿,沉声道:“我去上工了。”

    青木儿这才抬头看了赵炎一眼,手背擦了擦汗,接过水灌了好几口,擦掉下巴的水说:“好,路上当心。”

    赵炎“嗯”了一声:“一会儿午时到瑶家面馆吃面。”

    这事儿早就在昨天吃晚饭时就说好了,青木儿不知赵炎怎的又说了一遍,不过他没有多问,扬眉笑了一下,点头说:“好。”

    赵炎也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带着欢喜转身走了。

    随着天光大亮,街市热闹起来,挎着篮子出来卖菜的妇人夫郎比比皆是,卖货郎小商贩沿街叫卖,各样吆喝声不绝入耳。

    赵有德和周竹年年都卖菜,叫卖这事儿他们熟得很,摆好之后便高声吆喝起来。

    青木儿有了上回卖板栗的经验,自是不会腼腆,他叫的声儿虽不大,但明朗,年岁不大,笑起来乖巧讨喜,倒是引来不少客人。

    他们人多,一人负责卖一样菜,说起话来各个客人都能照顾到,因而摊子上围了一圈人问价。

    双胎跟着哥夫郎一块卖白萝卜,白萝卜个头大叶子翠绿色泽通白干净,大的有两斤以上,小一些的也有一斤多。

    来买萝卜的,一般不会只买一两个,大多是五六个一块儿买,这样就会有人趁机杀价。

    青木儿熟练地说:“白萝卜是今早天不亮便摘了,很新鲜呢,您看叶子都好好的,三文一斤不贵了。”

    赵玲儿和赵湛儿面对这样人多的街市,怕生,不敢开口,抱膝坐在哥夫郎身边,哥夫郎说一句,他们便点点头作附和。

    买菜的妇人见这三个娃逗趣,便没有多杀价,她也是一路问价问过来的,自然知道这个价钱确实不贵,杀价不过是习惯使然,当即要了六个两斤的。

    青木儿喜笑颜开,用秸秆搓成的绳子把白萝卜的头绑住,扎成一溜递给妇人。

    妇人数了铜板给青木儿,青木儿转头放进钱袋里。

    那妇人走后,来了两位大爷大娘,那大爷皱着眉面色严肃,大娘倒是笑吟吟的,大娘半弯腰问青木儿:“你家这白萝卜可还有少?”

    青木儿把方才说过的话,对着大娘说了一遍。

    那大娘又说:“我们不止买萝卜,要是你家便宜了,你家的菜我每样都买一些。”

    青木儿第一次见到买这么多的,当即转头看向阿爹。

    周竹笑着过来说:“大娘,您要多了,便是少一些也可,这白萝卜本也不贵不好少钱,菘菜一颗少一文,那头豌豆苗红薯叶葱花韭菜,每斤都少一文,如何?”

    “才一文啊?”大娘面带豫色,回头看了大爷一眼,那大爷满脸不耐烦,挥手说:“快点快点,磨磨蹭蹭。”

    大娘讪笑了一下,说:“那成吧,就在你家挑吧。”

    青木儿对着阿爹双眼亮晶晶,佩服得很,周竹失笑地拍了拍他,说:“快挑菜。”

    “好!”青木儿依着那位大娘的话,给她挑菜。

    那大娘看着面善,然而挑菜时,每样菜都要用拇指掐一下,好好的菜给她掐出不少印子,掐完又丢回去拿了新的,青木儿心疼,脸上的笑意渐渐淡了。

    青木儿眉头紧蹙,想说又不好说,他转头看向阿爹。

    周竹亦是敛起笑容盯着,见她要掐白萝卜和菘菜,便小心劝一句:“您看这两样有了印子便不好卖了,您眼神好,一看便知这品相不差。”

    大娘又是讪笑一声:“是,是,知道的,不过买这么多菜,肯定要挑好的嘛是不是?”

    说完手一掐,白萝卜上一个明显的指甲印。

    见她又想丢回去,选新的,青木儿心里忿忿不平,小声嘀咕了一句:“您掐了才知道这个好,又怎的不要掐过的。”

    那大娘还未说话,她身后的大爷便吹胡子瞪眼,斥声道:“你这小哥儿说的什么话,有你们这样做生意的?”

    青木儿双唇紧抿,他心知若是跟这样的人吵起来,定会坏了生意,便没吭声。

    周竹说道:“我家孩子说的不错,您这样各个掐过了,后头的人可怎么买?您看我们这也是小生意,和气生财嘛不是?”

    那大爷还要再说,一旁的赵有德突然站起来,赵有德身量不低,站起身来颇有些气势,那大爷瞪了他一眼,冲那大娘骂道:“挑这么久?干什么吃的?这点破事儿磨蹭半天,吃屎你都赶不上热乎的。”

    大娘僵着脸笑了一下,哀声道:“挑好了挑好了,算钱就是了。”

    青木儿年纪小,脸上压不住气,他知道冷脸做生意会赶客,便低着头把大娘挑的菜一一扎好,那大娘挑得多,林林总总算起来有两百一十八文。

    那大娘听了价格,讨好地看向大爷,那大爷嫌弃地扯下钱袋,数了两百文过来:“买这么多,那十文八文的就甭算了。”

    青木儿接钱的手一顿,这可不是十文八文,这是十八文,十八文能买一条肥五花了,更何况,算钱时,每样菜都少过一文的,现下再少,便是赔钱的买卖。

    他也不知为何自己突然攒了一股气,登时犟了起来,他背过手,掐着自己的手背让自己别胆怯,咽了咽口水,低声说:“不成,两百一十八文。”

    “你这小哥儿会不会做生意?”那大爷怒了:“要是不少,这东西我们不要了!”

    周竹忙完他那边的,靠过来笑说:“大爷,您这少这样多,我们是要亏钱的。”

    大爷骂道:“亏什么钱?别以为我们没有卖过菜,你们这都是白赚的,这菜籽最多花个十几文,你们一卖就卖了两百多文,坑钱呢这是。”

    周竹不想和这人掰扯,又不好冷脸,僵持间,那大爷对着赵有德叫了一句:“这你家夫郎吧?也不管管,生意都不会做。”

    赵有德往前一步,挡在周竹面前,他嘴笨,说不出什么狠话,只得说:“我家夫郎说得对,少十八文太多了——”

    “那不要了!”大爷一挥手,状作要走的模样,然后慢腾腾地挪了一小步。

    一旁的大娘见赵有德和周竹都不愿意少,一看青木儿年纪小,便对他赔笑着说:“你看,我家这位生气了,钱都在他那儿,少一些也好啊,你说是吧?”

    “卖不卖?不卖我们可走了啊!”大爷道。

    青木儿一听,心里头的气“噌”地涌上来了,这菜是家里人每日早起辛苦侍弄的,他隔三岔五地去剥黄叶,拔野草,施臭烘烘的肥料,还有今早赵炎和爹爹起这么早拔菜。

    说起来,哪样不辛苦?

    他这气压不下去,便不压了,气哼道:“那您走吧,我们不卖了!”说完蹲下要把扎好的菜解开。

    双胎跟着哥夫郎一块儿解绳。

    大爷气得嘴唇抖了几下,他一看没辙,要走,那大娘不敢拉他,跟着走了几步,回过头,发现没人叫停,便转头小声提醒了一句:“这家菜便宜又好,孙子生辰宴呢……”

    大爷不说话了,大娘便知道了他的意思,当即回头和青木儿说:“两百一十八文就两百一十八文,小哥儿不用拆了。”

    谁知青木儿正在气头上,回道:“不成,两百一十八文我们也不卖了,两百三十文,方才掐过的菜,您得买。”

    周竹和赵有德诧异地看了青木儿一眼,似是没想到青木儿会这样说。

    然而青木儿这样说,并不是只为出一口气,而是他惯会看人眼色,他见这二人要走不走,犹犹豫豫,便知他们不过是诈唬人,既如此,又怎能让自己吃亏?

    大爷气得转身走了,大娘来回转头,转身想走,又回了头,她讪笑着叹了叹气,掏出钱袋,数了两百三十文过来,说:“你扎起来吧。”

    青木儿接了钱才去捆菜,全部捆好给大娘,那大娘提着菜,转头时念叨了一句:“真是的……”

    青木儿听到当没听到,反正挣了钱,还把掐过的菜卖了,那就是好事。

    他抓了两下钱袋,转头看向爹爹阿爹,大大的桃花眼闪着光。

    周竹可不像赵炎那般愣,立即拍了拍青木儿的手臂,笑说:“我们清哥儿,果真是厉害。”

    赵有德亦是说:“极是。”

    青木儿喜笑颜开,眼角眉梢俱是小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