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7h9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237节
    卸下天师之职的雷俊随后而出。

    不过,不同于此前卸任的多位天师,雷俊卸任之后没有换回高功长老的紫色道袍,而是着一身黄裳锦袍,和卓抱节一样戴元始冠。

    府中龙虎山众传人,当即一同向卓抱节行礼:“弟子参见天师,无量福寿。”

    这之后由新天师卓抱节独自前往后山祖庭,告祭历代祖师。

    再之后,七月十五当天,卓抱节上表拜忏,敬告诸天。

    前来观礼的嘉宾,亦纷纷起立,同新一代三洞三天法师龙虎真人见礼。

    这是历任天师不断传承的尊号。

    唐廷帝室中部分人,看着这一幕,心中另有些感慨。

    过去,九重天大乘境界,或对大唐皇朝有大功之人,都会得到唐皇册封为护法真人。

    尤其天师特有“通天”为号。

    例如百年前雷俊接掌龙虎山门户之际,便有通天应元护法真人的尊号。

    不过到百年后的如今,这尊号自是已经少有人用。

    而三洞三天法师龙虎真人的尊号,则由雷俊传承给新天师卓抱节。

    百年时光,对于高境界修士来说,并不如何漫长。

    但时代已经发生巨变。

    纵使张晚彤一直还在,唐廷帝室方面亦在不断努力调整和适应与如今修道界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如此才能在眼下的人间继续站稳脚跟。

    ……好吧,虽有些难以启齿,但他们首先需要调整和适应同张晚彤本人的相处。

    甚至是调整和适应他们和同样已经立地成圣的张徽之间的相处。

    一想起这一点,张盈、张穆、张婉莹、张智聪等唐廷宗室高层,就禁不住苦笑。

    不过,或许也正是因为张晚彤、张徽如此,他们同龙虎山天师府及其他道、巫、佛圣地之间的局面当前还算稳固甚至融洽。

    旁的不说,道门仙境二重真君唐晓棠时至今日,都还是大唐国师。

    虽然这位国师大人已经很久没有返回洛阳龙虎观,但只要这名号还挂着,就足以说明龙虎山天师府同唐廷帝室之间关系尚融洽。

    如此一来,即便不考虑其他一切,大唐皇朝在如今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人间的地位便与其他皇朝不同。

    否则大宋、南北二晋又岂会都对大唐称臣而非两汉?

    大典庆贺之际,张盈、张智聪等人面上自然都是笑意盈盈。

    但他们心中却禁不住一同叹息。

    当前是当前。

    以后是以后。

    一时太平不代表千秋万世。

    唐廷帝室将来如何立足,需要他们长时间不断努力维系,乃至于顺应时代变化而调整变化。

    不易行差踏错,未必不是大宋、两晋甚至大明那般的下场……

    观礼众人心中想法不一,但面上都是一团和气。

    而新天师卓抱节同四方宾客见礼过后,大典正式步入尾声。

    龙虎山天师府内部完成传承之礼后,新天师卓抱节则代表龙虎山出列。

    与此同时,本是来参加观礼的沈溪、木淳阳、张海鹏、蒋渔、聂放等道门各派领袖,亦下了观礼台,来同卓抱节并列。

    除去九色离罗帔,只着黄裳锦袍的玄门掌教雷俊,头顶再现十色鹤盖,五光流转,立于众人之前。

    作为道门各派当代掌门和仙境耆宿的卓抱节、蒋渔等人,再一同向雷俊行礼。

    在其他各派掌门共同见证下,玄门掌教雷俊颁法诏符箓,赐予符箓派圣地新掌门卓抱节。

    卓抱节上前恭领。

    雷俊微微一笑:“望我玄门同道,守望互助,长久相安。”

    卓抱节恭声答道:“谨遵掌教法旨。”

    雷俊微微颔首,黑白二色交织,化为清气,仿若祥云,托着头顶十色鹤盖的他身形向上,升入云端,直入三清三宝洞天。

    至此,正式的大典,方是彻底结束。

    以卓抱节为首,龙虎山天师府招待四方宾客或者留住盘桓,或是告辞离开。

    作为卓抱节首徒,新一代天师亲传,本就已经是府中高功长老的安不铮,随侍卓抱节左右,一同招待宾客。

    蔺山望着安不铮。

    虽然比池海峰稍晚几年,但对方也在之前便早已经成功臻至八重天神庭境界。

    相较于前几年,他当前看上去更显沉稳干练。

    安不铮七重天境界时,借助两仪仙体之助,同时修成两大斗姆星君法象和天蚀星渊法象。

    而在他八重天境界时,则继续修持两大本命神通法象,分别为龙虎山天师府多年以来嫡传的九天雷祖法象和其师祖雷俊所创的玄霄雷祖法象。

    虽然细节上存在差异,但安不铮修行正是雷俊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同时兼顾自身实际情况。

    张静真同样定定看着安不铮。

    她身旁方简轻声问道:“师姐?”

    张静真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半晌后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轻声叹息:“真像啊……”

    换了外界中人,可能会以为她感慨安不铮与其师祖雷俊相似。

    但昔年同许元贞、李正玄、张静真同出一师门下和他们打交道颇多的方简却知道,张静真感慨的是安不铮性格与李正玄相似。

    安不铮少年时外在处处模仿雷俊,正式传度入府经卓抱节教诲后,便不再为之。

    他不刻意隐瞒自己性情与作风,这些年下来,熟悉李正玄的张静真、方简自是很快觉察。

    好在,虽有相似之处,但二者亦不完全相同。

    安不铮为人处世,亦难说有什么不妥。

    只是张静真、方简都在心中叹息,与之同辈、同龄甚至同时入府的弟子中,还有个比他更优秀的池海峰。

    偏偏安不铮极为好胜。

    同样修持阳雷龙和阴雷龙的方简,曾经见过安不铮修练。

    对方于阳雷龙、阴雷龙的参研掌握自是精妙。

    与此同时,安不铮还在做另一番尝试。

    借阴阳二雷交汇之力,增持他自身的两仪元磁之力,从而令元磁飞剑大进。

    众所周知,新一辈龙虎山天师府修士中,元磁飞剑造诣最高者便是池海峰,不只傲视同门,更令蜀山剑修俯首。

    安不铮另辟蹊径,借助两仪仙体成就的阴阳双雷龙,有心与之一较长短。

    当前并未超同辈较技切磋范畴,但仍令人时不时对未来生出少许疑虑。

    有池海峰压在本就好胜的安不铮头上,已经如此。

    龙虎山天师府蓬勃向上,将来,又焉知不会有更在他们之上的天才弟子入门?

    “外界常说道门得了大气数,本派得了大气数。”

    蔺山站在张静真、方简身边轻声道:“掌教和许师姐、唐师妹皆天纵之才不假,而他们彼此之间和睦,或许亦是我龙虎山气数的一部分啊!”

    张静真、方简闻言,都赞同地点头。

    往后,龙虎山天师府的气数能否延续,或许就要看池海峰、安不铮他们以及更年轻的后辈弟子们了。

    首先,便是内部不生龃龉。

    “掌教、大师姐、唐师妹、小师叔还有楚师弟他们都已经登仙,而以仙人的寿数来看,虚海、虚吾与他们相差并不大,纵使有变,亦当无大碍。”方简轻声言道。

    蔺山赞同。

    张静真则想到了从前的自己,这时望着比自己更优秀的安不铮,轻声道:

    “很多心中的关口,终究还是要看自己,都是良才美质,堪为本派栋梁,内耗磨损,殊为可惜。”

    入夜,龙虎山上渐渐安静下来。

    卓抱节仍在天师殿中。

    他示意在一旁侍立的弟子安不铮落座。

    安不铮行礼后盘膝而坐。

    “大典后,你有心离山外出游历?”卓抱节开口问道。

    安不铮答道:“弟子确有意赴碧落一行,但不急在一时,预计待明年新年授箓大典之后再动身,走过碧落之后,可能也往别的地方走走看看。”

    他神情坦然,不隐瞒自己所思所想。

    有心往碧落一行,其实是想要碰碰运气,看能否得到传说中的碧落流珠。

    其师祖雷俊,昔年通过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机缘,悟性由清静升华为自然层次,也算是为龙虎山留下一条提升悟性的途径。

    不过相较于根骨体质分类明确,悟性方面显得较为笼统,只有超群、通明、清静、自然之分。

    同为清静,大面上却无更细划分。

    看上去较为统一,内里实则更加分散,更贴合修士本身,每个人在细节上都有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与领域,纵有重合,亦存在不少差异。

    故而同为清静层次,安不铮升华自身悟性的机缘,可能与早先雷俊截然不同。

    但雷俊的经历仍能给安不铮作为参考和启发。

    甚至在雷俊执掌黄泉后,这些年下来,已经能通过一定时间积累,来人为催发收集与碧落流珠相对的九泉升灵珏。

    到他如今的修为境界,有心为之,当初相应的天宫章表,雷俊也能尝试自己制作。

    唯独碧落流珠难得,在他执掌碧落之后,当前仍无相应收获。

    安不铮倒不执着,但此番有心出山游历,自是打算去碧落碰碰运气,没有也不强求,顺路再逛逛其他地方。

    “嗯,碰碰运气也好。”